持續創新,引領綠色未來----綠色建筑技術交流會在滬成功召開
上海2024年12月16日 /美通社/ -- 由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芬蘭艾列、佩克、Tekla共同主辦的可持續創新|綠色建筑技術交流會在上海圓滿落下帷幕。
本次交流會以全球領先的建筑科技和國內實際應用的融合為核心,共同探討了預制框架,預應力空心板技術在減少碳排放方面的綠色應用實踐,以及如何通過利用DELTABEAM®組合鋼梁優化空間設計,減少體積與成本、Tekla Structures軟件在裝配式混凝土項目的應用,并分享了在全球享有盛譽的芬蘭創新預制建筑案例。
開幕致辭
會議伊始,由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科研管理部主任吳宏磊發表開幕致辭。吳主任強調,綠色建筑不僅僅是使用環保材料和技術的簡單行為,更是一種對環境負責的全新理念。它要求我們在設計、建造、運營的各個環節中,始終將環境納入考量,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創新是推動綠色建筑發展的關鍵。我們需要不斷探索新穎的設計理念、建筑材料和技術手段,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和社會需求。
企業介紹
會議期間,三方主辦單位依次詳述了各自企業的成長歷程以及核心業務范疇。
主題分享
全球視野中的預制建筑創新之路
芬蘭艾列集團的大中華及印度區域技術銷售總監Riku Lehtonen以其獨到的視角,向參會者展示了預制建筑技術的演變與創新,并結合中國建筑行業的發展需求,提出了預制建筑在本地的應用策略和創新解決方案。
技術與實踐的結合:預制建筑的創新與突破
Sweco芬蘭國際運營總監Lasse Rajala以Sweco的可持續預制平臺為核心,深度剖析了如何通過優化建筑壽命、提升能源效率、推廣低碳材料和資源回收等方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可持續建筑。
用建筑講述芬蘭故事
知名建筑設計師及芬蘭建筑研究專家李珊在交流會上與大家分享了經典的芬蘭建筑案例,展示了預制預應力空心混凝土樓板、DELTABEAM®技術和Tekla BIM軟件在節能、環保和創新設計中的應用。
數字化引領裝配式建筑新未來:Tekla Structures的應用實踐
Tekla中國高級客戶經理季文敏分享了Tekla structures在裝配式混凝土建筑中的應用。與會者通過實際案例,深入了解了Tekla如何通過數字化建模與設計優化,幫助建筑企業實現成本降低、工期縮短和質量提升,發現綠色建筑中的更多可能性。
重塑公共建筑的未來:佩克預制框架連接系統與DELTABEAM®薄樓層體系深度解析
佩克中國總工程師朱斌向與會嘉賓詳細介紹了佩克預制框架&DELTABEAM®在公共建筑中的應用。在建筑行業的現代化進程中,公共建筑的未來正逐漸被預制技術和創新結構體系所重塑。
預應力空心樓板:技術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艾列中國銷售總監譚巍與同事 Riku Lehtonen一起為大家分享了預應力空心樓板的優勢與應用。他們通過實際案例向與會者展示了其在減輕樓板重量、提高承載能力和節能環保方面的顯著優勢,并詳細講解了這種技術在不同類型建筑中的應用。
深度交流
圖片從左至右依次為: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科管部主任吳宏磊;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研發與技術管理中心高級經理陸煊;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副總建筑師文小琴;華建集團建筑工業化學科中心主任李進軍;Sweco Finland國際運營總監Lasse Rajala;中建八局新型建造工程公司總工程師陳海洲
在會議臨近落幕之際,與會專家和領導們從各個角度出發,指出在設計、建造、運營等各個環節中,不斷探索新穎的設計理念、建筑材料和技術手段。強調國際經驗對于促進中國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此次交流會的舉辦,不僅標志著技術與理念的交融激蕩,更是行業向著可持續未來邁進的關鍵步伐。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云財經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云財經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新聞標題 | 時間 | 消息來源 | 新聞熱度 |
---|---|---|---|
愛企查“五一返工拯救計劃”系列活動,以專業助力職場人恢復高效工作節奏 | 05-09 15:28 | 商業新聞 |
|
險資年內舉牌增至13次 增量政策有望提升入市積極性 | 05-08 07:37 | 云財經 |
|
京新藥業:回購公司股份比例達到5% | 05-07 18:03 | 云財經 |
|
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將加大小微企業首貸、續貸、信用貸投放 | 05-07 09:58 | 云財經 |
|
也門首都國際機場遭美以密集空襲 | 05-06 22:31 | 云財經 |
|
撇開白宮自己談 美東北部多州同加拿大討論關稅問題 | 05-06 10:59 | 云財經 |
|